近几年,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直是热议话题,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都在探索更好的数字化转型方式。为此,也做了许多尝试,比如组建 内部IT 团队研发软件;直接购买对标场景的SaaS产品或垂直行业版本软件等。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痛点问题:
缺少适用中长尾专业化、差异化、深度产业化场景的统一技术底座;
成品软件灵活性低,让业务适应系统,制约业务创新,局限企业发展;
IT 人才招聘困难,专业 IT 人才更倾向于进入互联网公司,留在传统行业做数字化交付的 IT 人才较少;
零代码平台的出现,让这样的困局有了转机。借助零代码工具,让真正懂业务的业务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
什么是「零代码」
零代码也称无代码,直观意义而言,零代码指的是:使用者无需懂代码或手写代码,只需通过可视化组件拖拽方式,就能搭建企业系统的一种软件开发方式。即使是毫无 IT 编程基础的人也可以借助零代码快速生成应用并投入使用。
零代码是一个真正能够面向业务人员(非IT人员),让业务人员去定义、实现系统的平台工具。
零代码开发工具将业务的流程逻辑、数据模型、展示主题等都抽象为大量组件化模块,简单拖拽就能搭建业务系统。以模块化、可视化方式实行开发和构建应用,显著降低了开发人员的使用门槛,不需要代码,非专业开发者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快速上岗。让业务人员和职能人员快速上手,参与甚至主导应用设计与开发,充分调动和利用企业现有的各方面人力资源,也能大幅降低对昂贵专业开发者资源的依赖。无码化开发能够搭建面向组织的开放应用生态体系,支持敏捷、灵活、可持续的开发设计,实现持续迭代、低风险演进。帮助企业在已知需求不断变化、未知需求不可控的情形下,快速、低成本完成所有业务应用的开发和迭代,灵活、快速响应外部变化。
零代码有哪些优势
零代码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比有哪些优势呢?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零代码灵活易用的特性能够更好满足企业内业务变化、组织管理变化带来的新的系统需求。当企业推出与过往产品工艺流程、分销流程不同的新产品时,原有信息系统难以随之快速调整。这时零代码的特长就发挥出来,能够支持企业去灵活调整系统。企业每隔一定周期就要优化整个企业的运行协作流程,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我们的工具能够及时响应。当企业进行管理方式变革时,新的管理理念的落地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业务去做一定的调整。比如采用 OKR 管理去驱动企业内部创新,如果你用的是标准 OKR 工具,那可能更多的需要企业去适应这套系统,但要想深度使用OKR管理方式,就需要这套系统来适应企业。这种情况就需要系统有灵活变化和定制化能力。
当企业遇到一些不可预期的事件需要做紧急调整的时候,零代码会比其他的开发工具表现得更为出色。比如一些企业,他们有时候会需要灵活响应客户需求的一些流程,但是个流程又要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在这样的场景下,企业内部人员可以立即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并对系统流程做出调整,而无需等待外部厂商的响应。在一些非标场景下,零代码的适应性更好。标准的软件产品可能覆盖了很多专业场景,但企业的一些低频的长尾需求却难以满足。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否有一套产品可以去做?再比如,每个企业都需要工单或内部响应的系统,它主要是在做内部的协作,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市面上的标准产品并不能完美适配企业自身的业务情况。系统连接
很多企业或多或少地上了些传统软件,比如财务软件、研发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和MES系统等。当系统越来越多之后,企业一定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些系统之间该怎么去协作,数据该怎么去流转。这种场景下需要有一个粘合剂,能够把这些烟囱式的系统进行打通和串联,让系统之间形成协作和流转。这也是零代码擅长的一点。因为它会用业务流,把每个系统当作一个节点串联起来,然后通过零代码的集成能力把这些系统串联到公司的整体协作系统中。
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零代码作为软件开发工具之一,更类似于业务中台,去补充一些长尾需求、灵活快速响应的需求,同时也以这种粘合剂的方式去把不同的业务系统去做一个串联,赋能企业快速、灵活、敏捷地搭建各类型个性化需求场景,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